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热书库 > 其他类型 > 东汉末年:为活着,我起义当皇帝 全集

东汉末年:为活着,我起义当皇帝 全集

君醉梦心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这位主公对什么事都要操心,并且还要一个准确的数据,这可把他以及他的那些手下累坏了。又要管理着偌大的辎重营,还要负责粮草的统计,每日的吃食。每日忙的脚不沾地。让黄都既难受又有些欣喜。“主公,主公!”黄都的身影还未至,但声音已经从远处传来。连带着还有急促的脚步声。“主公,统计完毕,王家庄园共缴获粮草三万石,铜钱二十多万,绢帛布匹更是不计其数!”黄都略带欣喜的声音传来,还未到李渊跟前,就将李渊最为关心的数据报了出来。哐当!李渊当即站起身,看着气喘吁吁的黄都。“先生慢慢来,不要着急!”李渊拉着黄都的手臂,扶着他跪坐在了席塌。“主公啊,这次抄没的粮草足够一万大军吃数个月了!”黄都看着李渊激动的说道。李渊摇了摇头打断黄都的兴奋。“唉?先生此言差...

主角:李渊程武   更新:2024-11-12 10: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渊程武的其他类型小说《东汉末年:为活着,我起义当皇帝 全集》,由网络作家“君醉梦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位主公对什么事都要操心,并且还要一个准确的数据,这可把他以及他的那些手下累坏了。又要管理着偌大的辎重营,还要负责粮草的统计,每日的吃食。每日忙的脚不沾地。让黄都既难受又有些欣喜。“主公,主公!”黄都的身影还未至,但声音已经从远处传来。连带着还有急促的脚步声。“主公,统计完毕,王家庄园共缴获粮草三万石,铜钱二十多万,绢帛布匹更是不计其数!”黄都略带欣喜的声音传来,还未到李渊跟前,就将李渊最为关心的数据报了出来。哐当!李渊当即站起身,看着气喘吁吁的黄都。“先生慢慢来,不要着急!”李渊拉着黄都的手臂,扶着他跪坐在了席塌。“主公啊,这次抄没的粮草足够一万大军吃数个月了!”黄都看着李渊激动的说道。李渊摇了摇头打断黄都的兴奋。“唉?先生此言差...

《东汉末年:为活着,我起义当皇帝 全集》精彩片段


这位主公对什么事都要操心,并且还要一个准确的数据,这可把他以及他的那些手下累坏了。

又要管理着偌大的辎重营,还要负责粮草的统计,每日的吃食。

每日忙的脚不沾地。

让黄都既难受又有些欣喜。

“主公,主公!”

黄都的身影还未至,但声音已经从远处传来。

连带着还有急促的脚步声。

“主公,统计完毕,王家庄园共缴获粮草三万石,铜钱二十多万,绢帛布匹更是不计其数!”

黄都略带欣喜的声音传来,还未到李渊跟前,就将李渊最为关心的数据报了出来。

哐当!

李渊当即站起身,看着气喘吁吁的黄都。

“先生慢慢来,不要着急!”

李渊拉着黄都的手臂,扶着他跪坐在了席塌。

“主公啊,这次抄没的粮草足够一万大军吃数个月了!”

黄都看着李渊激动的说道。

李渊摇了摇头打断黄都的兴奋。

“唉?先生此言差矣,三万石粮食加上我们自己的三万石粮食一共六万多石粮食别说数月了,就是一年也毫无问题,但是这些就够了吗?我们这一路北上,不知要裹挟多少流民,十万,二十万,数十万?这六万石粮食如何够?”

李渊认真的看着黄都。

虽然获得六万石粮食让李渊很高兴,但李渊还真没放在眼里。

他要的可不仅仅只是六万石粮食。

他要的是兵,要的是人。

他要的是活在这个时代,改变这个时代。

听到李渊的话后,黄都呆愣在原地,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李渊的野心。

十万,二十万,数十万?

主公他想做什么吗?

一个念头升起,瞬间将黄都惊醒。

“先生?先生?”

李渊见到黄都愣住了轻声叫道。

黄都可不能出事,他是现在李渊唯一能依靠的识字算数之人。

他要是倒了,李渊可没有能耐管好这一万大军的出行。

“啊?主公?”

黄都惊醒,见到自己失态,连忙起身拱手。

“哎哎,先生不用多礼!”

李渊连忙按下黄都。

“先生如今我部粮多,人少,兵更是不到两千,依你之见,我部黄巾军该如何行事?”

李渊拱手问向黄都。

“这,这,这!”

黄都闻言嘴中想说什么,但就是卡在喉咙中。

李渊见状,心里微微有些失望。

“长史,本将是这么想的,如今颍川郡大部分汉军都被波才渠帅牵制在北边,如今颍川中部空虚,流民众多,庄园坞堡众多,我等裹挟流民,青壮编练成兵,攻打庄园坞堡守寡钱粮,以此练兵,带练的强兵,粮草充足,带到手中握有数万精兵,数十万流民,到时候就算黄巾失败,我等进可在举黄巾大旗,退也不失自保之力!”

李渊伸出手掌握爪,对着他们面前几案上的大汉地图虚抓。

黄都心一跳。

他从未想过这么多。

他所想的,就是打理好将军交代下来的事,然后在这乱世好好活着,不管是跟谁?

如今这个新任的主公在他面前表露出了如此大的野心,他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将,将,将军,黄巾会失败吗?”

黄都瞪大双眼满眼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渊。

李渊摇了摇头。

“不知道,不过本将并不看好我黄巾军,张角起义太仓促了,黄巾军内鱼龙混杂,先生也见到了,虽然起义之时百姓豪杰蜂拥,但更多的是土匪,豪侠之类的加入黄巾军败坏风气,一个没有军纪的军队能赢过大汉吗?”


至于会死多少人?

李渊完全不在乎。

哪怕自己什么都不做,这颍川郡各地的流民也活不过冬天。

与其就这么饿死,不如和他一起拼一把。

能吃一天饱饭,就吃一天。

只要肯为他李渊拼杀,李渊就不会饿着他们。

特别是最近这两天,李渊接手这支军队后,士卒和辎重营的老弱妇孺就能很明显感受到他们的饭食变多了。

碗里的粥,变得浓稠无比,不再是清汤寡水了。

而李渊也在这一些小细节当中,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军心和民心。

指挥大军也如臂指使起来。

麾下曲长,屯长,队长也开始俯首帖耳。

并且随着自己攻下数座庄园,粮食一车一车往大营里搬。

李渊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军中出现了不少笑容。

自己刚来的时候,可从来就没见过。

哪怕是严吴本部的人马过的一样苦哈哈。

不过这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士卒认可了李渊的统治。

除了粮草外,铜钱李渊也有不少,之前为了重整军心散出去了近三十万钱,这两天又补了回来。

现在李渊手中铜钱数量已由不下八十万钱。

看似很多,其实对比一下也就那样。

汉灵帝卖官都是百万起步,一个县令就四百万钱,太守更是两千万钱。

和它们一对比,陋爆了,连个县令都买不起。

还得再接再厉才行。

未来的这一个月内,李渊肯定是要盘踞在临颍,然后慢慢往许县扩张。

这期间的庄园,坞堡都在他的打击范围内。

加上整个颍川郡的兵力都在和波才渠帅对峙。

根本就不会有官方力量和自己作对。

就凭各地的县城里的县兵他们只敢躲在城里,根本不敢出城。

陈扬这段时间斥候散出去,回来汇报,都是各大城门紧闭。

只要一有黄巾军路过,纷纷闭门不出。

所以能威胁到李渊的只有世家的部曲了。

但今天的一幕也让李渊回过味来。

世家大族好像还没有下场的意思。

黄巾军气势如虹,局势未明显之前,他们是不会攻击黄巾军的。

这也符合历史上的局势。

在皇甫嵩没有打败波才前,黄巾军的局势一片大好。

世家肯定不会轻易下注的。

可波才一败,洛阳方面的威胁消失,东汉立刻四处出击,先是剿灭了中原的黄巾军,然后再北上河北,将张宝和张梁斩杀,又攻破广宗将张角破棺戮尸。

这期间世家大族肯定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不然不可能短短一年不到就平定了各方。

当然这一切都是李渊的猜测,但李渊只需要知道,现在的世家大族不愿与黄巾军为敌就行了。

接下来的布置,攻击没有军事防御的庄园,以及小型坞堡,,用于练兵。

至于大型坞堡以及城池,李渊只打算敲诈,并不想攻城,将事情闹大,吸引即将被围困在长社汉军的目光。

现猥琐发育一波,在一鸣惊人。

这是李渊的安排。

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发展。

这让李渊有了上帝视角,看待一切都十分清晰。

能够从容安排一切。

可以说,只要是穿越者,掌控了一支起步的军队,你就能在接下来的夹缝中生存,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路,一飞冲天。

而李渊就是在等待那一飞冲天的机会。

李渊看着摆在几案上用锦帛制作的颍川郡粗略地图。


这群家仆护卫瞬间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数十人被蜂拥过来的黄巾军瞬间撕碎。

“杀了他们我们才有活路!”

黄巾军们一个个就仿佛不要命一般,杀向敌军。

顷刻间!

这支三四百人的家仆护卫死伤一大片。

逐渐不支,慢慢后退!

论勇气,前期黄巾军绝对不会缺少了,这个时候的黄巾军正是士气最高的时候。

就比如颍川郡北部的波才打的朱儁皇甫嵩龟缩在长社。

南面的治所宛城更是被神上使张曼成攻占,杀死南阳太守褚贡。

这个时期的黄巾军绝不缺少勇气与士气。

“顶住,都顶住,杀死一名黄巾贼,赏钱一贯!”

穿着铁甲的王氏二爷怒吼道。

闻言,听到这句话的家仆听后立刻停下了后退的脚步。但还没坚持多久,又开始缓缓后退。

没办法,面前的黄巾贼就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不顾自身,以命换命的打法。

这让这群家仆护卫打打顺风仗还行,一旦血拼,立刻就会崩溃。

很快!

不管那名王家二爷再怎么喊,这三百家仆护卫再也坚持不住。

纷纷撒腿就朝着后方跑去。

一路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回去,快回去!”

王氏青年一刀将一名退回来的家仆劈倒怒吼道。

“二爷快走,黄巾贼杀过来了!”

这时身旁的护卫立刻跑到青年身边,架住青年就朝后方跑去。

黄巾军不断的在后方追杀。

风水轮流转。

之前还被杀的大败,没想到转眼间形势就扭转。

而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功于李渊。

在后方结阵的黄巾士卒不由的将目光看向了大车之上的李渊。

眼中不由地流露出敬佩之色。

而在辎重营当中。

之前站在严吴身边的文士也看向了李渊。

“此人还真是将才,居然能让士卒背水一战!”

文士看着李渊,刚刚的情形与历史上项羽破釜沉舟有何区别?再加上李渊刚刚一杀七所展现出来的武力

“此人或可成大事!”

文士看了看四周,眼珠子一转。

前方,黄巾军一连追了四五百步终于停了下来。

每个人累的气喘吁吁,坐在地上大口的喘着气。

“赢了?”

士卒坐在地上看着一地的尸体惊喜道。

“赢了!”

其他黄巾士卒劫后余生的笑着。

“哈哈哈哈!”

笑声传出,停下来的黄巾士卒纷纷大笑着。

而李渊站立在大车之上听到前方传来的笑声也笑了。

命保住了!

“快,将大车移开!”

李渊连忙吩咐道。

立刻,前方竖起的大盾纷纷收起。

开始将道路清理出来。

所有黄巾军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

纷纷放松了下来。

李渊跳下大车。

而那名文士看到后立刻跑了过来。

随后噗通跪倒在了李渊面前!

“多谢壮士临危不惧,解救我等黄巾军!”

文士当即跪拜在了李渊身前。

李渊一惊,看向面前的文士!

这不是长史吗?天天跟在严吴身后掌管文书。

这是做什么?

随后立刻反应了过来,这是在向自己示好啊!

李渊嘴角微微上扬。

然后装作大惊的样子,连忙走了过去。

“长史这是作何,快快请起,先生乃军中长史,我不过一伍长如何能承受的起!”

李渊话里有话的说道。

长史并没有起身,而是在拜倒。

“壮士你乃我等救命恩人,如何不能一拜!”

说这长史看着李渊,神情认真道。

而他们两人的这一举动,立刻将所有人吸引。

也听到了长史所说的救命恩人。

有聪明者立刻单膝下跪,口呼!

“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随着一些人的下跪!

越来越多的人也面向李渊口呼!

“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人都是有盲从性的。

再加上确实是李渊临危不乱指挥了他们先败后胜。

五六百黄巾士卒在这狭小的小道上齐齐口呼。

声震四野。

场面颇为震撼。

而就在这时!

之前追击的黄巾军也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一个个在看到一群人单膝跪在一个少年人面前大为不解。

“快快起身,快快起身!!”

李渊装作大为惊慌的样子走到几名士卒身前拉起他们。

但周围的士卒在用余光看向长史还在跪着,立刻又跪了下来。

这次任由李渊如何拉扯,就是不起身。

“壮士,自古兵无将而不动,蛇无头而不行,严吴将军战死,壮士力挽狂澜,带领着我等黄巾军破釜沉舟杀退敌军,犹如古之大将是也,在下斗胆,请壮士为我等主将,带领我等推翻汉室,建立黄巾大业!”

长史抱拳,眼中含着泪光,看着李渊再次拜倒。

这下子!

周围所有跪着的士卒都明白了长史想干嘛?

不过对此,这些黄巾士卒并没有意见,就凭李渊能让他们先败后胜,杀退敌军,保住了他们家小性命。

光凭这一点,就值得他们追随。

想到这!

立刻就有机灵的黄巾士卒也抬起头抱拳看向李渊!

“请将军为我等主将,带领我等推翻汉室,建立黄巾大业!”

李渊看了过去。

还是个屯长!

“请将军为我等主将,带领我等推翻汉室,建立黄巾大业!”

六百多名士卒齐声高呼。

将那些退回来的黄巾士卒看得一愣。

随后看向士卒中央的被拱卫起来的李渊。

目中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就是这个人,在刚刚逼着他们向死而生。

虽然杀退了敌军,但也死伤不少。

可胜了终究是胜了。

不会有人替那些死人说什么。

而李渊颤抖着手看着众人。

“尔等可是认真?”

李渊问道。

此话一出!

跪在李渊身前的长史立刻抬起头。

双手抱拳!

“拜见主公!”

随着长史的话音落下。

周围这次立刻爆发出了惊天的喊声。

“拜见主公!”

这下子,全员都跪伏于地高呼!

李渊见状,嘴角再也压制不住,看向全场六百多名士卒。

随后头微微一瞥看向了那群刚厮杀回来的黄巾军。

而这群黄巾军看着这么多人跪伏于地,又看了看李渊。

当发现李渊在看向他们时。

心中一惊!

随后立刻跪拜于地!

“拜见主公!”


这也就便宜了李渊。

如今李渊钱粮不缺,就缺精兵,他就不相信砸钱下去,还砸不出一个精兵来。

除了这些将领外,士卒也要赏,但不能全赏。

不然你让那些拼命的人如何想。

“现在,各队将今日斩杀过敌军人头的士卒上报上来,每人麻布一匹,赏五百钱,日后我军以敌军人头记功,一颗人头赏五百钱!”

火把点燃,天色渐黑,李渊站在高台看着下方一千四百多士卒吼道。

“愿为将军效死!”

麾下士卒听后纷纷举起武器仰天大吼。

声震整座庄园。

庄园内分布在各地的老弱妇孺纷纷抬起头看向庄园外。

赏赐不断地发放。

这次由李渊亲自下场,看着一个个领赏的士卒,李渊亲自夸奖。

李渊要在这支军队中建立起极高的威望,只有这样才能如臂指使。

随着李渊的激励与夸奖。

大部分士兵都感受到了来自李渊的关爱和尊重。

一个个面色涨红,士气高昂,恨不得再战一场,以报将军再造之恩。

待到所有有功士卒拿到赏赐后。

李渊再次站在了高台。

“没有领到赏赐的士卒尔等也不用失望,在那里,有着数不清的敌军人头在等着尔等去取,换取功劳!”

李渊手指着北面,那里就是富饶的颍川郡中部,数不清的坞堡庄园坐落在那里。

“愿为将军效死!”

这次的庆功,将近有一半的士卒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原因就是功劳簿上没有他们。

但他们也怨不得谁,谁让自己手里没有功劳。

“好,本将等你们杀敌立功,这里的财富随尔等取!”

李渊当即大声的宣布道。

“杀!”

“杀!”

“杀!”

下方的士卒在火光的照映下面色涨红。

李渊随后看向黄都,点了点头。

这点兵不仅是为了赏赐,还有扩编。

今日虽然只攻破了王氏一家,但中途也收拢了三千多流民,黄都趁着李渊攻庄园之际,带领着后营士卒将流民中的青壮全部挑出,一共七百多青壮可入黄巾军。

李渊摆了摆手,场面逐渐安静下来。

“今日杀敌者,士卒升伍长,前去黄长史那领取部卒!”

李渊指了指一旁一直站立在大营一侧的青壮说道。

“哈哈!”

又到了升官发财的时候,一群刚刚被任命为伍长的士卒纷纷前去找黄长史领自己的五个手下。

一群刚刚由流民转变为黄巾军的青壮有些急促不安。

但在一声声叫骂声中也逐渐安静了下来。

李渊对此很满意。

军心可用。

明日这两千多士卒以王氏庄园为中心,四处出击,他要将他李渊的名字彻底刻在颍川所有人的心中。

李渊看着这支由自己亲手缔造的两千大军,面上满是成就。

半个月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穿越过来,在这乱世建立起了自己第一支部队。

这种满满的成就感不是他人可以体会的。

之后李渊将各部曲,手下的士卒补齐。

另外刚升任曲长的钟明也将他所部的五百人补齐。

让那些新兵编入进入。

李渊按照两名新兵,三名老兵,组建一伍,以老带新,尽快将士卒训练起来。

成为精锐。

各部补充完毕后,还剩下不少人。

“程叔,你也从各部挑选精壮之士编入亲卫营,凑齐两百之数,统归你管!”

李渊转头看着一丝不苟护卫在自己身旁的程武说道。


简单的行走还是没有问题,跑起来的话,还需磨合磨合。

如今李渊就骑在马上,身处中军,前方是一千开道的黄巾士卒。

后方是跟在辎重营身后的后营。

而目标正是昨天埋伏他们黄巾军的王家。

一支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王家而去。

这很难不让王家的探子得知。

王家庄园内。

没错就是庄园,被一圈土墙包围。

并不是那种坞堡。

这也是王家召集家仆护卫,佃农去伏击黄巾军的原因。

实在是没地可守,只能放手一搏。

但可惜遇到了李渊,破釜沉舟,一声令下决死反击,一举杀退了他们,留下了八九十具尸体。

如今的王家家主正在焦急的来回踱步。

“这些该死的黄巾贼!”

中年家主一脸焦急的等待着。

很快,前院传来了脚步声。

王家主立刻迎去。

“二弟如何?县令大人是否会派出援军?”

王家主期待的看着自家二弟。

但让他绝望的是,二弟摇了摇头。

“大哥,那县令就是怂货,一听不下两千的黄巾贼杀到,立刻关闭城池,不准任何人出城或进城!”

王家二郎提到县令就是一脸的愤慨。

特别是县令还收了他们王家十万钱,依旧不肯派兵相助。

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王家主听后立刻两眼一翻,向后倒去。

“大哥,大哥!”

二弟眼疾手快,连忙抱住大哥。

“快,快召集所有青壮,发放武器,抵御黄巾贼!”

王家主伸出手指着二弟,绝望的喊道。

“喏!”

王家二郎立刻前去召集王家所有青壮,分发兵器,但他一个地方上的豪强,能有个两三百兵器就已经顶天了,毕竟现在可还没天下大乱呢。

私藏兵器可是要杀头的。

这王家也不愧是临颍的地方豪强,拥有土地数万亩。

在生死存亡的情况下,将下至十三四岁,上至到五六十岁拿得动兵器,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给召集了起来。

一下子就召集了一千多人。

一群人乌泱泱的挤在庄园大院内。

这些人手里大部分拿着的都是木棍农具之类。

只有少数两三百人手持着环首刀。

长戈长戟更是少的只有寥寥几个。

这些兵器还都是听说舞阳,长陵有小股黄巾贼作乱,为免兵灾降临,特意收集,打造的。

半个月也收集了三四百把兵器。

但很可惜之前那场伏击丢了不少。

只剩下了这两百多柄环首刀。

除了这些常用兵器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十多架弓弩以及数十个由家仆护卫平时充当猎户的弓箭手。

一个小小的地方豪强就能聚集起三四百个手持兵器的部曲,就可想而知,东汉末年的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是有多么强大的力量了。

在召集完这些家仆护卫以及佃户后。

李渊所率领的黄巾军也来到了庄园两百步开外。

这一路行军走了两个时辰,到了午时才抵达这片庄园。

这两个时辰里,李渊的黄巾军是旌旗招展,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号,收拢了一大批的流民。

短短两个时辰,这支七千多人的黄巾军就已经上万了。

而真正有战力的却只有一千二百多见过血的士卒。

其他的都是昨天刚加入进来。

而今天加入进来的,李渊还没来得及整编。

骑在马上,李渊看着远处围墙围起来的庄园,占地近百亩,可以轻松容纳数千人的庄园。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