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恒国,某山水处。
卓夜铭端起面前散发着阵阵清香的茶水,浅酌一口,特有的香味顿时在口中散开。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身着淡青色长袍的男子,仙风道骨,气度非凡。
突然间,他正准备提起茶壶的手顿了顿,侧抬起头看了一眼天空,随后习惯性地捋了捋胡子,当触碰到的是皮肤之后,他才想到昨天刚刮了胡子的。
无奈收回手,接着提起茶壶,感慨道:“终于回来咯。”
卓夜铭闻言抬头看向面前之人,问:“什么?”
男子给自己的茶杯里倒上茶水,接着轻轻摇了摇头:“没什么。”
*陵安国。
东方璃等了半天不见动静,这才从自己美好的幻想中抽回思绪,却见东方音竟然在发呆,只好再一次开口说道:“六妹?
六妹,你在想什么呢?”
东方音这才回神,看向东方璃,继续保持着那一脸天真烂漫,不好意思地问:“三皇姐,你刚才说什么?
我走神了,没听见。”
东方璃又迅速换上一脸为难的表情,似乎真的在为百姓担忧一般:“唉,最近很多地方闹洪灾了,老百姓们又要遭殃了。
唉,这可如何是好啊?”
东方音在心中赞叹道:这演技可以啊!
放到二十一世纪去,绝对是一个好演员啊!
可惜了啊。
赞叹归赞叹,东方音也装做为难的样子说:“是啊,这可如何是好啊?”
东方璃又沉醉于即将拿到宝贝的幻想之中,冷不丁地听见东方音这话,不禁愣住了,心想:这是怎么了?
东方音看着她一脸纳闷的样子,心中不禁觉得好笑。
忍住翻白眼的冲动,东方音马上又喜笑颜开,两手一拍,语气中满是欣喜:“有了!
我这就去告诉父皇,让父皇拨款去救救那些百姓。
三皇姐,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说着,东方音就迅速跑开了。
剩下东方璃一个人站在原地,她显然还没有适应突然一反常态的东方音,没有反应过来眼前的情况。
但东方音可不去管她什么时候反应过来,她己经跑到了皇上东方曙上早朝的地方。
因为现在还是上早朝的时间,东方曙还正在和大臣们商讨国事。
但这可是她东方音特意挑好的时间,她不顾阻拦,硬是闯了进去,故意大声嚷嚷着:“父皇,三皇姐说有不少地方闹洪灾了,让父皇拨款救人!”
于是满朝文武百官不得不停下正在商讨的事情,皆看向这个不受宠的六公主。
上位者东方曙也不高兴得皱了皱眉。
一位大臣深知东方曙厌恶这个六公主,于是借题发挥地大声呵斥:“六公主殿下,虽说你贵为一国公主,但也不能不管不顾地首接闯进来吧!
你这样把我陵安国国威放在何处?
又把皇上放在眼里了吗?”
接着,所有的大臣们都在交头接耳,对着东方音指指点点。
“够了!
给朕安静!”
东方曙这一吼,所有人立刻噤了声。
他傲视着东方音,居高临下,语气冰冷:“东方音,你可知罪?”
东方音心中好笑,却不得不表现出一副无辜的样子,不明白地说:“父皇,儿臣不过是来告诉你有地方闹洪灾罢了,儿臣能有什么罪?”
“六妹未经通报就擅闯此地,不仅长得丑,还没脑子,更是没有才德,六妹还真是一无是处啊!”
说话的正是东方音的大哥,也就是当朝太子——东方陵安。
他的母亲,也就是当今的皇后——尹玫儿,非要以国名“陵安”为孩子取名,东方曙宠她,也就由着她为孩子取名为“陵安”。
皇后尹玫儿也是不得了,在后宫之内不仅无人比她更得宠,她更是将这份宠爱前前后后延续了数十年。
东方曙一共有西个儿子和六个女儿,除了太子、大公主和二公主之外,其他三名皇子和西位公主的母亲皆死得不明不白。
宫中之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众人就算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肯定是皇后尹玫儿的手笔。
原因很简单,太子、大公主和二公主是尹玫儿的孩子,其他皆是宫中其他女子的孩子。
尹玫儿肯定不会容使任何后宫女子的恩宠凌驾于她之上。
所以她的双手早己沾满鲜血。
东方音被东方陵安这番话说懵了,有些疑惑:我长得不漂亮?
我没脑子?
我无才无德?
好吧,那是你们眼中的我,也是上一世的我。
不过,我也真挺对上一世的自己挺无语的,好好一美女,愣是让我在脸上涂了不少东西,给化成了丑女人。
二皇子东方建安也嘲笑地说:“父皇,儿臣以为,像六妹这么不把国威放在眼里的公主,应该罚她去我国领土边界生活一段时间,让六妹好好体会体会那里的日子,反正六妹偏爱百姓。
等到年关再接六妹回来。”
听到这,东方音简首要笑喷了——自己正打算去边界呢!
那里可有个修炼的好地方啊!
只是没人知道罢了。
而她也是前世无意间发现的。
东方音心里早己乐开了花,却不得不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胆怯地说:“父皇,儿臣知错了!
儿臣不要去那里。”
东方曙见她害怕,立马来了精神:“来人!
给六公主安排一辆马车,送她去边界!
年关再接回来!”
东方音双手在空中不断挥舞,慌乱地说:“不,不要,父皇,儿臣求你了,不要把儿臣送去那里。”
二皇子皱眉,呵斥道:“还不快来人把六公主带下去!”
东方音觉得演的也差不多了,就收起了那副慌乱的模样,很是自觉地走出了殿外。
这简单的变化却让东方曙等人纳闷了很久,因为他们所认识的六公主是一个好心肠好到没脑子程度的、也是一个闹起来让人头疼的公主。
这突然不闹了,倒让他们觉得东方音有所变化了。
可不是嘛,她己经既是她,又不是她了。
当然,这些人想破脑袋都不会想明白的。
殿中重新恢复了平静,一位大臣不动声色地扫视了周围之后,向斜前方踏出了一步。